我读公遗书,知公心最苦。乾坤值元运,民彝已无主。
公等二三辈,得君为之辅。伦理未全绝,此功非小补。
不陈伐宋谋,天日昭肺腑。题墓有遗言,公意有所取。
众以此诮公,未免儒而腐。道行与道尊,两义各千古。
读许鲁斋集。明代。孙奇逢。 我读公遗书,知公心最苦。乾坤值元运,民彝已无主。公等二三辈,得君为之辅。伦理未全绝,此功非小补。不陈伐宋谋,天日昭肺腑。题墓有遗言,公意有所取。众以此诮公,未免儒而腐。道行与道尊,两义各千古。
孙奇逢(1584—1675年)明末清初理学大家。字启泰,号钟元,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20余年,从者甚众,世称夏峰先生。顺治元年(1644年)明朝灭亡后,清廷屡召不仕,人称孙征君。与李颙、黄宗羲齐名,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。孙奇逢一生著述颇丰,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:《理学宗传》、《圣学录》、《北学编》、《洛学编》、《四书近指》、《读易大旨》五卷、《书经近指》。 ...
孙奇逢。 孙奇逢(1584—1675年)明末清初理学大家。字启泰,号钟元,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20余年,从者甚众,世称夏峰先生。顺治元年(1644年)明朝灭亡后,清廷屡召不仕,人称孙征君。与李颙、黄宗羲齐名,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。孙奇逢一生著述颇丰,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:《理学宗传》、《圣学录》、《北学编》、《洛学编》、《四书近指》、《读易大旨》五卷、《书经近指》。
冬柳。清代。赵函。 无端抹尽白门烟,衰丑如斯祇自怜。入世茫然同槁木,阅人多矣是寒蝉。楼头只挂青天月,水畔间思碧玉年。蕉萃一生缘底事,江潭照影尚缠绵。
睡足轩二首。宋代。秦观。 长年忧患百端慵,开斥僧坊颇有功。地撤蔽亏僧界净,人除荒秽玉奁空。青天并入挥毫里,白鸟时兴隐几中。最是人间佳绝处,梦残风铁响丁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