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花时我入闱,琳琅万卷手自披。拟收珊瑚归铁网,岂知沧海明珠遗。
暗中何必无朱衣,五色到眼终迷离。但凭玉尺定去取,得者固喜失者悲。
劝君酒酣且莫悲,蛟龙腾跃会有时。东坡偶然失李廌,永叔毕竟成刘几。
我今奉使日鞅掌,黄金台畔驰征騑。闻君挟策来京师,一时声誉满帝畿。
又闻试官得宗匠,骏马惟有孙阳知。如磁引铁珀拾芥,好与风雅作总持。
道逢九烈不我欺,已将柳汁染子衣。绿肥红瘦吾当归,读君杏苑看花诗。
赠朱酉生孝廉。清代。潘世恩。 去年花时我入闱,琳琅万卷手自披。拟收珊瑚归铁网,岂知沧海明珠遗。暗中何必无朱衣,五色到眼终迷离。但凭玉尺定去取,得者固喜失者悲。劝君酒酣且莫悲,蛟龙腾跃会有时。东坡偶然失李廌,永叔毕竟成刘几。我今奉使日鞅掌,黄金台畔驰征騑。闻君挟策来京师,一时声誉满帝畿。又闻试官得宗匠,骏马惟有孙阳知。如磁引铁珀拾芥,好与风雅作总持。道逢九烈不我欺,已将柳汁染子衣。绿肥红瘦吾当归,读君杏苑看花诗。
潘世恩(1769-1854)清朝名臣。初名世辅,小字日麟,字槐堂,一作槐庭,号芝轩,晚号思补老人,室名有真意斋、思补堂、清颂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,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,因“居官有惠政,秩满,父老攀留,遂家于歙”。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,落籍素享“风土清嘉、人文彬蔚”之誉的苏州。先撰,嘉庆间历侍读、侍讲学士、户部尚书。道光间至英武殿大学士,充上书房总师傅,进太子太傅。为官五十余年,历事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四朝,被称为“四朝元老”,与堂兄潘世璜、孙潘祖荫合称为“苏州三杰”,著有《恩补斋集》。 ...
潘世恩。 潘世恩(1769-1854)清朝名臣。初名世辅,小字日麟,字槐堂,一作槐庭,号芝轩,晚号思补老人,室名有真意斋、思补堂、清颂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,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,因“居官有惠政,秩满,父老攀留,遂家于歙”。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,落籍素享“风土清嘉、人文彬蔚”之誉的苏州。先撰,嘉庆间历侍读、侍讲学士、户部尚书。道光间至英武殿大学士,充上书房总师傅,进太子太傅。为官五十余年,历事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四朝,被称为“四朝元老”,与堂兄潘世璜、孙潘祖荫合称为“苏州三杰”,著有《恩补斋集》。
花前饮 酒垆。。曾廉。 东风初染海棠晕。好春色、花娇柳嫩。翠袖方倚垆,向甚处、寻如愿。梦幻影泡露兼电。但俄顷、花飞人倦。有酒能忍颠,那更待、佳人劝。
九曲之游终于星村二首 其二。近现代。施蛰存。 此水有傲骨,千秋出处艰。左行防陷泽,北注复归山。白石漱不尽,贞禽去即还。流香莫嫌近,兰芷老逾悭。
次韵题计宗道觐亲卷。明代。谢廷柱。 岩松挺挺立秋霜,海蚌辉辉放夜光。柳种五株归栗里,桃开千树颂潘郎。鸾章褒及循良政,昼锦裁成戏舞裳。莫道云山容耋老,非熊应待梦周皇。
夜宿刘将军园亭 其二。清代。申涵昐。 仗剑从戎去,堂留绿野虚。园丁晨扫径,奴子夜烹鱼。灞上谁开垒,西湖正跨驴。清时无战伐,卫霍有闲居。